Skip to content

雙彈來襲:羅氏全年業績成長,財測卻暗藏隱憂

雙彈來襲羅氏全年業績成長,財測卻暗藏隱憂
Photo credit: iStock

2022年羅氏繳出正成長成績單,然而COVID-19疫情減緩加上生物相似藥的衝擊,今年羅氏將可能面臨衰退,而這也將是羅氏新高層下個月走馬上任後需要嚴肅面對的課題。

2022年業績概況

羅氏集團2022年共繳出2%的業績成長,每股盈餘增長5%,受到生物相似藥的挑戰與COVID-19的緩解影響Actemra/RoActemra的使用,醫藥事業體部門仍繳出成長2%的成績單;同樣受到疫情緩解後的影響,整體檢測部門繳出3%的業績增長,COVID-19檢測的銷量在北美與歐洲市場衰退15%,心臟與腫瘤的免疫檢測與分析,為主要成長來源。

大刀闊斧,高層進行異動

面對生物相似藥的挑戰、COVID-19緩解造成的營收數字下降,組織高層將進行變革,原先擔任羅氏集團執行長Severin Schwan將離開,將在三月由原本醫藥事業部門執行長Thomas Schinecker接棒,而醫藥事業部門執行長一職將由羅氏全球產品策略負責人Teresa Graham接手,率領醫藥事業部門繼續前進。

「對公司最重大的影響是隨著全球需求減弱,2023年製藥和檢測部門的銷售額將損失約50億法郎(約55億美金),這將近是去年整年銷售額的8%。」

2023年預期步履蹣跚

COVID-19疫情緩解對羅氏而言的確是一個需要迫切處理的挑戰,在醫藥事業部門方面,Actemra 2022年營收衰退22%;與再生元製藥(Regeneron)合作的COVID藥物Ronapreve則可能因無法對抗新突變的冠狀病毒有保護力而淡出市場,導致COVID-19主力產品在市場銷售額急遽下降。

不僅如此,全球生物相似藥的發展也讓情況變得更加嚴峻,過去一年Avastin、Herceptin、Rituxan等過往明星商品的生物相似藥,在2022年讓羅氏損失了約20億美金,2023年則是預期將侵蝕羅氏約17億美金的銷售額,最終預估2023年全年財測將出現低個位數(0~-5%)的衰退。

除了近在眼前的挑戰,部分臨床試驗受挫加上資產負債表的健康度出現狀況,也讓人思考究竟羅氏現在是否該透過併購來強化產品線?

面臨挑戰,許多臨床試驗藥物結果幾經波折

回顧近期,羅氏遇到的瓶頸包括: 阿茲海默症的藥物gantenerumab在去年11月發表GRADUATE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未能幫助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改善認知功能下降的速度,此外,TIGIT抑制劑tiragolumab在備受矚目的小細胞肺癌臨床試驗SKYSCRAPER-02 trial同樣遭受打擊,儘管癌症免疫藥物加上化學治療是嚴重族群的標準治療,但是額外加上tiragolumab卻未能延長無惡化存活期和整體存活期。

即將離開的首席執行長兼董事長Severin Schwan電話會議中提到,tiragolumab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試驗 SKYSCRAPER-01,將在二月進行整體存活期的期中分析,若在6個月後的最終分析失敗,羅氏將更認真審視目前的產品,評估是否該透過併購來增強其後期產品線。

**本內容僅提供企業、政策和學術等公開相關資訊。關於個人健康狀況或疾病治療方面的問題,建議應向專業醫護人員諮詢意見。

補充來源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