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兵家必爭之地:來自美國眼科醫學會的結果,病人或是最大贏家?

兵家必爭之地來自美國眼科醫學會的結果,病人或是最大贏家-scaled.jpg
Photo credit: Pexels

眼科疾病市場預期將持續成長,其中黃斑部病變與黃斑部水腫儼然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今年美國眼科醫學會的幾項成果則是再次提高競爭強度

試驗結果宣布

由拜耳(Bayer)與再生元(Regeneron) 共同合作的高劑量Aflibercept 8mg,同時在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與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ration, nAMD)兩個疾病獲得好消息,每12周和每16周的注射間隔與低劑量同樣成分每8周注射間隔相比,在改善視力上達到不劣性標準。目前市面使用的劑量為低劑量aflibercept。


這些成果發表在今年於芝加哥舉辦的美國眼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 AAO),針對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有91%的病人維持每12周施打間隔的療程一年,而在16周施打療程則是89% ; 在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中,則是有79%的病人維持每12周施打療程一年,而在16周施打療程則為77%。

“我們在今年眼科醫學會中所展示的成果(PHOTON與PULSAR)證實了,不論是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還是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採用Aflibercept 8mg 12周注射間隔與16周注射間隔皆可以改善視力和與視網膜液有關的解剖指標” Regeneron總裁同時也是aflibercept的發明者George D. Yancopoulos表示

注射間隔延長的必要性?  

以黃斑部病變為例,第一次治療的人會先接受較為密集的注射,接著才會逐漸將間隔拉長,然而究竟應該拉到多長,仍需要視病人的病況而定。有醫師表示,臨床觀察到病人的視力表現還是會惡化,他會盡量讓病人的眼睛維持沒有積液(subretinal fluid)的情況,若順利則會以兩個禮拜為單位延長,最多為12週。

設定注射間隔對於醫師來說是門藝術,太過頻繁會有過度治療的隱憂,但是間隔過長則有疏於治療的疑慮。

現實世界中,病人會因黃斑部病變而視力退化,嚴重的話會造成失明,儘管有接受治療的病人視力表現較佳,但這是建立在設立適合的注射間隔以及病人回診的配合度上,而頻繁的注射容易影響病人日常生活。

許多病人認為眼內注射仍替生活帶來很大不便,包含術後至少需要3-7天的照護期、要面對注射後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以及無法順利維持日常生活,有的病人甚至需要請假休養。

一項研究更是廣泛統計了病人在接受眼內注射藥物所遭遇的困難,除了術後疼痛及副作用之外,醫療費用高昂和缺少看診提醒機制也被納入討論,此外,部分病人也認為藥品對它們而言並沒有效果。

將近一半的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病人至少面臨一種上述提及的挑戰,而在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病人則更是高達2/3。此外,由於注射後眼部需要覆蓋紗布,臨床單位多建議注射當日需要有家人或是朋友陪同,以社會層面(societal perspective)來說,這也提高了間接成本(indirect cost)。

長效且持久的注射療程可以減少看診次數,某種層面來說可以舒緩治療負擔(treatment burden) 一位不具名的研究者表示。

來自美國眼科醫學會的另一項結果 

同時間,由羅氏與Genetech共同開發的faricimab也公布兩個三期試驗TENAYA與LUCERNE整合之後的數據。這項AVONELLE-X研究是用來評估farcimab使用在未接受過治療的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病人的有效、安全和持久性。

Rishi Singh博士報告了研究重要的發現,faricimab每16周注射間隔在改善視力和減少中心視網膜厚度上,與afibercept每8周注射間隔類似,然而注射針數更少。在第112周時,60%的病人完成每16周注射間隔療程,而完成每12周注射間隔的病人則是80%,未來仍將將持續追蹤。

Faricimab先前才獲得歐盟許可,可用於治療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與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如今已在美國、日本等地獲得許可。

持續觀察 

究竟哪個產品較具優勢,目前尚未明朗,由國外調查機構統計,將近一半醫師認為faricimab在濕性黃斑部病變優於aflibercept 2mg,而69%眼科醫師認為高劑量aflibercept 8mg 的16周療程將有機會改變整個治療習慣。

延伸閱讀:眼科藥品市場擴大:醫師如何看待兩項重點產品?

  根據羅氏財報,faricimab(Vabysmo)在今年上市之後,已貢獻約1.1億瑞士法郎,主要來自美國與日本,而拜耳與再生元共同合作的aflibercept (Eylea)在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則是成長12.8%來到15億8千萬歐元。

其他競爭者尚包含ranibizumab(Lucentis),根據羅氏與諾華財報數據,Lucentis今年上半年的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滑17%至5億7千萬瑞士法郎與7%至10億美元。 Lucentis也面臨生物相似藥的挑戰。第一個Lucentis的生物相似藥已在2022第三季進入美國市場。

更多閱讀:安進發表生物相似藥趨勢報告:市佔率提升,醫療支出下降,一半的醫師沒有開立過生物相似藥

**本內容僅提供企業、政策和學術等公開相關資訊。關於個人健康狀況或疾病治療方面的問題,建議應向專業醫護人員諮詢意見。

補充來源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