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廠併購市場疫情後回升,交易金額大幅增長突破 2000 億美元。大型交易中,由製藥巨頭主導,而交易市場傾向買方。儘管監管機構審查加強,但多數交易仍順利完成。展望 2024,預計藥廠將注重管理成本,尋找創新標的,交易總額保持在 2250-2750 億美元。
大魚吃小魚,滿手現金的製藥巨頭與極具潛力的標的
2023 年,藥廠合併和收購市場逐漸走出疫情影響,不管是交易金額與數量都回到疫情前的水準,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去年同期,2023 年的交易案數量些微下滑 8 %,但總交易金額卻成長了 37 % 突破 2000 億美元,之所以會如此,原因可以歸咎為疫情影響,致使重大交易的談判長時間受阻,而如今全面開放後,業界轉而更傾向那些潛在價值更高、風險較小的標的,進而堆高了交易金額。
如今藥界大者恆大的趨勢明顯,按規模來看,最大的交易包括輝瑞以 430 億美元收購Seagen、Amgen 以 278 億美元收購 Horizon Therapeutics、必治妥施貴寶以 140 億美元併購 Karuna Therapeutics 和 AbbVie 以 101 億美元併購 Immunogen,以輝瑞交易案為例就能看到符合當今併購潮流的幾項特質:製藥巨頭、現金充裕、增長潛力大的標的。
哪些治療領域吸引資金上門?
在 2023 年有幾個治療領域在交易市場特別火熱,分別是癌症腫瘤、免疫與減重藥物。根據 Leerink 統計,交易金額最高的是癌症腫瘤領域,有 11 筆交易,總金額 490 億美元,第二名則是免疫治療,有 7 筆交易共 250 億美元。此外,罕見疾病也有9 筆交易達130 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減重市場交易是今年重要看點。在 Novo Nordisk 和 Eli Lilly 取得重大成功後,開啟了各家藥廠積極加入的掏金熱潮,重點交易包含 Roche 花費 27 億美元收購減肥藥開發商 Carmot Therapeutics以及AZ 以 200 億美元的價格投資中國誠益生物(Eccogene),而減重大廠Novo Nordisk 則是不惶多讓,斥資 5 億美金收購 Embark Biotech 以鞏固領導地位。
向買家傾斜的交易市場
目前製藥巨頭們手上約有超過 1 兆美元的資金可供投資,接近歷史最高水準,但相對的有超過一半的生技公司手上沒有足夠的現金維持營運超過 18 個月,導致整個交易併購市場向買家傾斜,不過賣家也能透過開發到晚期的藥物相關里程碑獎金來彌補這項劣勢。
因此許多生技公司會轉向 IPO 市場、私募股權和私人信貸,相比傳統併購,公司將能有更大的營運彈性,允許更多的研發資金,同時仍然保有關鍵藥物開發的控制權。
監管機構所帶來的挑戰
說到併購就不免需要面對監管機構的審查,近年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加強了對醫藥產業併購的審查。根據 Mergermarket 的研究,自 2021 到 2023 年上半,FTC 對 24% 的交易發出了「第二次徵詢 second requests」,要求藥廠補充文件以釐清疑慮,而早年 2015 至 2020 這一比例為 15%,此外 FTC 也會要求可能構成壟斷的產品進行業務拆分。
今年受到阻力最大的併購案就屬 Amgen 對 Horizon Therapeutics 的併購,FTC 原先提起訴訟以阻止該交易,但最終 Amgen 同意 FTC 提出的幾項反壟斷要求,並以訴訟外和解告終,Amgen 也順利完成收購。
從結果來看,監管審查不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阻礙,大多數的併購案都還是能順利完成,而更多 second requests 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減緩併購交易的進程,以及迫使公司在進行交易之前須先思考潛在的反壟斷問題。
展望 2024,藥廠併購走向
預計交易市場年度總交易額將保持在 2250 – 2750 億美元的範圍,同時可能出現更多 50 至 150億美元的大型併購交易案。
面對高通膨以及利率影響,藥廠將越來越重視管理成本,並著重在合併和收購中實現利潤的增長,且面對後十年大量暢銷藥品專利到期,製藥巨頭將繼續運用手上的現金尋找創新和巨大增長潛力的標的,包含基因療法、生物製劑等。
**本內容僅提供企業、政策和學術等公開相關資訊。關於個人健康狀況或疾病治療方面的問題,建議應向專業醫護人員諮詢意見。
更多閱讀
補充來源
訂閱Pharmascan藥廠觀察的專業文章與每週精彩大事回顧,享受客製化內容
我們承諾嚴格保護個人資訊,並且不會將其提供給任何第三方。您可以隨時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