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度藥廠併購趨勢重點回顧
藥廠併購市場疫情後回升,交易金額大幅增長突破 2000 億美元。大型交易中,由製藥巨頭主導,而交易市場傾向買方。儘管監管機構審查加強,但多數交易仍順利完成。展望 2024,預計藥廠將注重管理成本,尋找創新標的,交易總額保持在 2250-2750 億美元。
藥廠併購市場疫情後回升,交易金額大幅增長突破 2000 億美元。大型交易中,由製藥巨頭主導,而交易市場傾向買方。儘管監管機構審查加強,但多數交易仍順利完成。展望 2024,預計藥廠將注重管理成本,尋找創新標的,交易總額保持在 2250-2750 億美元。
美國時間1 2/22 必治妥施貴寶 (Bristol Myers Squibb, BMS) 宣布將以 140億 美金併購 Karuna Therapeutics,以每股 330 元現金收購達成協議,獲得神經科學領域藥物 KarXT (xanomeline-trospium),冀望未來承接第一線產品 Opdivo (nivolumab)、Orencia (abatacept) 和 Yervoy (Ipilimumab) 的火炬,擴展現有的產品線,強化市場競爭力。
艾伯維宣布斥資101億美金併購深耕
ADC 領域40年的生技公司 ImmunoGen,該筆交易榮登今年度成交金額排名第三的併購案。事實上,艾伯維過去一直將目光放眼在 ADC 領域,可惜卻以失敗收場,如今決定再次併購,希望藉由 ImmunoGen 的經驗與實力,打造新的 ADC 產品線世代。
諾和諾德以 13 億美元買下心血管藥物,而這也是諾和諾德近 3 個月來的第 3 次重大交易。與先前不同的是,先前8月收購多為肥胖領域。外界則認為此次動作是直接挑戰拜耳 (Bayer) 慢性腎臟病藥物 Kerendia (finerenone)。
原先市場盛傳賽諾菲 (Sanofi) 將併購 Mirati Therapeutics,消息傳得沸沸揚揚,然而必治妥施貴寶 (Bristol-Myers Squibb, BMS) 卻成為了那個半路殺出的程咬金。10月8日,必治妥施貴寶宣布以58億美金收購,除了獲得重磅治療肺癌KRAS G12C 突變藥物 Krazati (adagrasib) 外,也將獲得其他潛在肺癌化合物,進一步強化現有產品組合。
美國矽谷銀行宣布倒閉,引發了許多關注, SVB不僅是新創科技公司的經濟支柱,也是許多小型生技藥廠的主要夥伴。儘管許多生技公司已對此事件採取應變措施,然而,矽谷銀行的倒閉卻是激起了長期的隱憂。
輝瑞宣布以430億美元收購全球生技公司Seagen,增強其癌症產品組合,穩固在癌症領域的地位。Seagen是一家在癌症領域具有重要地位的生物技術公司,主力研究是抗體藥物結合物(ADC),療法能夠精準摧毀癌細胞。此次收購將為輝瑞帶來四種已核可的癌症藥物,包含三種ADC藥品和乳癌口服標靶藥物。
2022年羅氏繳出正成長成績單,然而COVID-19疫情減緩加上生物相似藥的衝擊,今年羅氏將可能面臨衰退,而這也將是羅氏新高層下個月走馬上任後需要嚴肅面對的課題。
歸功於糖尿病與減重藥物的貢獻,諾和諾德財報顯示,第四季GAAP EPS比起前年同期增長26%, 2022年全年的銷售額增加26%。公司進一步表示預計將在2023年加強投資力道,提升產能。
安進以27.8億美元收購了愛爾蘭的生物製藥公司Horizon Therapeutics,希望借此加強其在免疫發炎疾病領域的競爭力,進一步擴大其在市場的影響力。